地域性。飲食是有地域特色的,一來多數地方釆用當地出產的食材,無論是從交通成本,食材保存,等諸多綜合因素考慮,前人所言“靠山吃山,靠海吃海”,不無道理呀;二來也跟地方天氣氣候,溫度,濕度,海拔都有關聯,比如北方人口味重些,醬料用得多些,廣東潮汕閩南一代人相對輕淡,湖南四川貴州喜辣,江南之地會帶甜味多一些,這都是當地人多年的習慣,積累和沉淀形成。你一但長時間離開當地,去一個截然不同的地域生活,往往味蕾會發生大的改變,去適應新的區域。 健康說。西方的理論中會用許多精確的數據來告訴你,這個食材含什么多少克,占多少百分比,而人體每天需要多少各類營養素蛋白質維生素,所以,這個不好,那個不能吃,少油少鹽少調味。我不能說不對,蠻有道理的呀,數據精確得如同外科切除手術,所以西方人的廚房很干凈。但是,如果我每天給家里長輩們吃沙拉與白水煮,估計會挨揍。而我也不愿意每天精確的制定食譜與食物攝入。中國人的廚房永遠都有油醬醋辣鹽巴以及各種外購或自制的瓶瓶罐罐各種調味以及秘方,也會出現各種風干的植物或者藥材,還會把神奇的陰陽五行與五臟與味蕾掛鉤。比如你那個器官出問題了,中醫會推理到你相應的酸苦甘辛咸是否過多,此處就不班門弄斧了。中國人的廚房永遠都有一股油煙味,就如同我喜愛的市井中的生活氣息。 文化與記憶。中國太老了,戰爭,遷徙,多民族的融合,飲食的傳承豐富多彩。我們也在成長的過程中認識越來越多的不同的人,去過不同的地方,品嘗不同的食物,甚至選擇去了另一個地方生活。那些記憶中兒時的食物與味道,漸行漸遠,它們也許帶有年代的特殊性,也許是某位已故長者失傳的手藝,更多時候,是我們的味蕾背叛了我們,我們的身軀已成長,我們的的味蕾又怎么可能還是當年呢?它可能是某個人的味道,一家一地一城的味道,甚至是一個國的味道。你已遠行多年,故地氣息依然。 | |
發表于∶2021/3/12 22:42:57
照片沖洗www.ymyxzz.com |
發表于∶2021/3/13 14:41:43
發表于∶2021/3/29 14:36:34
直接回復樓主